十年級班 110學年秋季第六週

【大氣的運動】

 

    1960年8月16日清晨7:00,當Joseph Kittinger搭乘著高空氣球準備從三十公里高的中一躍而下,眼前的「地平線」已經形成美麗的弧線,在那弧線上方,一層薄薄淡淡的藍色光暈像蛋殼般脆弱的包覆著地球,這是我們生命不可或缺的大氣層。

    課堂中,同學們非常投入地在觀察全球地面風場的資料,我們在同學觀察到的結果中進一步地去討論為什麼地球的大氣層會產生如此的運動方式。每個現象的產生都有一個動機,現象的產生之後都會有個回饋反應。風為什麼都吹往赤道附近?吹到間熱帶輻合區的風又能往哪裡去?地面上的風又如何生生不息的吹動著?為什麼風總是在旋轉著?

    揭開這些問題的原因都不容易,但是要認識大氣運動的目的卻不難。從太陽照射著地球以來,大氣就在熱的驅動下不停地奔馳著。赤道帶著太陽的禮物,透過大氣的環流像寒冷的極地而去,儘管路途有許多的波折。最後在大氣的幫助下,地球上的每個地方都被連結在一起,彼此關聯,也彼此依存。

 

地理老師  林龍伸

家長回響:高中部: https://goo.gl/forms/SxbrU518MlbX4o4A3

Previous
Previous

十年級班 110學年秋季第九週

Next
Next

九年級班 109學年夏季第三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