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24發佈:春季第六週 (3/17-3/21)
親愛的島嶼爸媽:
這一週我們從詩詞中看見古人所描寫的節氣,在人與自然還很緊密時,生活要依照一年四季的節氣過日子,種稻、種菜要跟隨節氣,作物收成豐收與否也要看老天給不給飯吃,從立春的生機、驚蟄的復甦,到夏至的炎熱、秋分的高爽,再到冬至的寧靜,古人用詩詞記錄了節氣變化,也寄託了他們對自然的敬畏與生活的感悟。節氣不只是農事的指引,更是一種文化的累積,它深植於我們的詩歌、習俗與生活之中。分享一首關於立春的詩:
《村飲》黎簡
村飲家家醵酒錢,竹枝籬外野塘邊。
穀絲久倍尋常價,父老休談少壯年。
細雨人歸芳草晚,東風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長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村飲》這首詩是描寫立春節氣的農家生活,在竹林下、野塘旁邊,大家湊錢來喝酒歡聚。大家喝酒聊天,聊到稻穀和蠶絲價格漲價,以前大家哪受得了?父老都回憶起自己年少的時候,不談也罷,說了也回不去了。這場歡聚在濛濛細雨中落幕,大家都回家了,牛也枕著落花睡去。秧苗種下已有些時日,苗長高、長長了一些,但是桑芽才剛剛長出來而已。在春分到寒食節的期間,大家都很忙碌的在做農活。這首詩既寫了村民聚飲的歡樂,又描繪了農村經濟現狀與農忙時節的景象,風格質樸自然,充滿生活氣息。孩子正處于生命體(以太體)誕生的階段,記憶的能力開啟,他們喜愛一切有韻律、節奏的事物,前一天教過的詩,隔天就能記住,逐漸朗朗上口!真是令人驚嘆的能力!
除了主課程的時間,我們也持續跟土地工作。上週經過一場大雷雨,又風又雨,讓我們剛插入田中的秧苗奄奄一息。終於這一週太陽露臉了,天空漸漸從灰色轉晴,我們也重插了一些秧苗。第二次插秧時,孩子更加熟練,兩兩一組,一個分秧苗,一個將秧苗插入土中,雙手變得更加靈巧!接著我們也開啟每天的觀察工作,到水田旁邊注水,觀察稻苗的顏色、高度、強壯或虛弱,土的濕度、水的高度,田中有沒有昆蟲、動物。我們的觀察日記如同一個記錄生命成長的日記,從每天細微的變化中,看見稻苗成長的過程。每日用心的關照,注入希望與盼望,讓原本稀疏的小苗逐漸變得濃密,綠意盎然。期待在陽光的照耀下,水田中映照著藍天與白雲,隨著風左右搖擺,看見一波又一波稻浪,變成金黃色的稻田。
三年級導師
怡廷
乙巳蛇年 春分
家長回響/島嶼班:https://forms.gle/MeJd48xAXvNV7fU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