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班 111學年度秋季第九週

C9化學 海之聲第二 江昌倫

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與水,透過光,產生碳水化合物與氧氣。

透過光的作用,碳儲存在大地的植物裡。糖、澱粉、纖維素、木材,或說是碳水化合物,其本身就是太陽能的儲存容器。燃燒時,我們感受熱,在漆黑的碳裡,看到白熾亮光;體內消化燃燒時,生命得以存續,或許在漆黑一片的摸索裡,偶有乍現的靈光。

原住民生活的傳統,有著末日之後,如何重建文明的提醒。秋末入冬,燒製貝灰,接著就是製陶。人類消化系統無法好好分解多種食物,藉由容器儲存食物,發生體外的化學反應,是文明得以發展的關鍵。

食物入口之前,我們要先烹調處理。(回顧週五實驗,為何檢驗葉子裡的澱粉需要加熱?)保存食物的目的,就是要預防微生物引起腐敗現象,或者起碼盡可能延長保存期限。實際做法是刻意改動食物的狀態,降低滋長微生物的可能。

基本上,我們嘗試對食物的微生物環境施加影響力量,預防微生物滋長,甚至利用某些微生物的生長來阻礙其他有害菌種站穩腳跟。就某些狀況,你甚至可以設法刺激微生物滋長來促進發酵,讓營養素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關鍵是讓溫度、鹽度、酸鹼偏離微生物生長條件,就能達到保存目的。

要保存食物,最簡單作法就是直接讓他變乾。

變乾,也可以是糖的液化,即果醬。這就是蜂蜜保存極長時間的原因。

大量的鹽也可以,鹽常和燻製法一起合併使用。這種做法會產生抗微生物的天然毒素,利用燃燒不完全的木餾油,能抑制腐敗,也有特殊風味。

此外,調整酸鹼度也可以,前者如醃漬、優酪乳,後者如鹼粽。

當食物可以被保存,人類可以渡過嚴寒冬日,文明也就有機會經過冬日的晦暗,慶祝來年的春光。

家長回響:高中部: https://forms.gle/9Kz7feiKPQahdUjaA

Previous
Previous

森林班 111學年度冬季第二週

Next
Next

森林班 111學年度秋季第八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