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冬季第二週

親愛爸爸媽媽好:

    在秋季我們談英國革命,冬季來到法國大革命,英國的斯圖亞特王朝的君主自稱自己是「君權神授」,而法國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對議員說「朕即國家」,這二個國家爆發革命的原因不同,英國的革命帶領者,他們認為國王是錯的,想推翻國王,但後續沒有清晰的想法及具體的建議來訂定治國之道,如同克倫威爾把查理一世送上斷頭台後,也成了獨裁者,他走了回頭路,五年後也因病而死。

而法國呢?法國大革命除了飢荒是導火線之外,最重要的火藥,是啟蒙思想,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的歐洲,人們的思想開始有了轉變,尤其法國,產生了空前的影響,他們受到了盧梭與伏爾泰著作的啟發,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舊時代的封建體制,開始對教會、國王和貴族甚至是政府的不平等對待進行思考,他們認為整個法國的制度是錯的,他們有清晰的想法,想要推翻王權及封建體制下的特權,他們也想要掌握權力,認為自己有能力,也有責任改造社會,但問題來了,從陷入瘋狂、憤怒咆哮著的民眾帶著刀槍攻占巴士底監獄來看,他們確實有理想性但破壞性更大,人們的情緒被挑起,理智線斷裂,法國大革命必然走向失敗。

這群青少年正處於這個時期,我順勢問孩子們,如果你走在巴黎街頭遇到這件事,你會跟著衝進巴士底監獄嗎?有一半的孩子不假思索地說:「我會跟著衝進去」,果然是青少年。

當我們談到自由、平等、博愛的真實意義時,孩子們也提出他們心中的自由是追尋夢想、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平等是不能享有特權、做錯事不能要求公平、不分種族膚色、病人,而同志也和我們一樣平等。博愛/友愛是能互相幫助與禮讓,公共場所或公車都有博愛座。

孩子也討論,為什麼美好的啟蒙思想,最後竟帶來法國大革命的混亂。自由、平等、博愛是否被錯置了呢,那會發生什麼事?他們從貼近生活的經驗來分享,自由:做錯事後不承認,還說那是我的自由。平等:嗆老師和爸媽之後說,我們是平等的為什麼要聽你的;有錢人講話也要尊重人,不是有錢就是大爺。博愛:不要包庇做錯事的同學,然後說友愛他;不要每次都拿走同學的工作,這樣他會失去學習的機會。

青少年能從歷史中理解自由、平等、博愛若被有心人曲解或至玩弄時,那會激起人們殘忍、仇視的一面,在法國革命當中看到的就是路易十六因此上了斷頭台。

我們總是說八年級專題是孩子的一場內在革命,而他們到底要革新些什麼?此時的他,要再次醒覺,因為來自啟蒙時代的理性之光,要幫助他以清晰的思維來審視自己,讓專題的外在行動幫助他建立內在的能力,如同班親會和爸媽談到的,說話時能清晰的表達自己、人事物互動時能真誠、工作時能細緻與耐心、具同理心、有責任感、勇氣、敬虔、謙卑、去自我中心、能與人合作、面對自己,而我對孩子們的期待是:省思、自律、客觀及助人(奉獻自己)。

                                              八年級海洋班導師

                                                        楊湘潔

家長回響:六年級:https://forms.gle/FrsSyBx1nMTp6Kur7

Previous
Previous

2024.12.9冬季第四週

Next
Next

2024.11.18冬季第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