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秋季第八週
親愛的島嶼爸媽:
隔了一個暑假,又快過了一季,我們終於來到了數學!雖然說我們很久沒有上數學主課程,但是手工課和每天早上唱名時,都會有數學的挑戰,因此孩子們與數學還是有保持一定的聯繫,再次見面時也不陌生。
課程的一開始,我們複習了直式的加減法運算及一到十的倍數,以往我們透過沙包的韻律節奏來背誦,不過我們也嘗試透過身體律動的節奏來數數,練習了二、三、四的倍數後,我們同時進行了二和四的倍數。
起初孩子就像在輪唱的狀況,很容易被其他組影響,要熟悉身體的動作,同時要清楚的數數,讓身體和聲音在同要的節奏上,最難的是耳朵要傾聽其他組。嘗試幾次之後,孩子們找到了穩定,能夠順暢地在自己的韻律中聽見其他組的節奏。我們一起討論「什麼時候兩組的聲音同時出現?」時,孩子們有不同的回答:
「在4、8、12、16、20…」
「二的倍數會一次自己數出來,一次跟四的倍數一起數出來,一次自己再一次一起,一直重複。」
「四的倍數每一次數出來都會跟二的倍數一起,不會單獨數出來。」
「四的倍數動作一輪結束時,二的倍數動作已經做兩輪了。」
透過同時(在相同的節奏下)背誦倍數,孩子從聲音中、從動作中再次體驗及感受到二是四的一半,而四的倍數就在二的倍數裡。
除了聲音和動作,我們也嘗試了從距離去看見倍數的關係。在地上放著距離相等的沙包,代表我們每天在數算的序數,第一個孩子走出一的倍數,踏在每一個沙包上,並在腳踏到沙包上的那一霎那同時數數「1、2、3、4、5…」。第二個孩子走出二的倍數,第一個沙包不踏,第二個沙包踏,每隔一個沙包就踏一步,同時數數「2、4、6、8、10…」。第三個孩子走出三的倍數,每隔兩個沙包就踏一步,同時數數「3、6、9、12、15…」。第四的孩子走出四的倍數,同時數數「4、8、12、16、20…」。
接著老師問到:「請問哪一顆沙包是四個倍數都有踏到的?」,孩子經過觀察很快就發現是12,而我們也請四位孩子重新再走一次,發現真的都有踏到第12顆沙包,接著我們繼續尋找,每當孩子有新的答案,我們就身體力行再走一次來確認,試錯幾次,孩子們又發現下一顆沙包是第24顆,頭腦靈光的孩子們推測到下一個是第36顆沙包,只要是十二的倍數,一到四的倍數都會經過!真是個大發現!我們漸漸發現到倍數之間奇妙的關係!
第一週我們結束在發現身體與數學的秘密,在人類還沒有量測的工具時,身體就是最好、最方便的工具,手掌的長度、腳掌、小手臂的長度、手指頭的寬度…等,一切都是由身體出發。用自己的手掌(長根到指尖)來量測自己的身高,並邀請孩子回家後也用自己的手掌量測家人的身高並記錄下來。孩子用手掌測量時,發現自己的手掌大小和同學的不同,有的人手長大、有的人手掌小,因此量出來數字多寡也不同,所以量測家人的身高時必須是用自己的手掌,這樣才看得出來身高的差距。
很期待下週和孩子們用身體的不同部位來探索、經驗長度!
三年級導師
怡廷
甲辰龍年 寒露
家長回響/島嶼班:https://forms.gle/MeJd48xAXvNV7fU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