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班 110學年秋季第三週
九年級海之聲—藝術史的學習旅程
2021.9.6~9.10
親愛的九年級家長:
收信平安!
我,看見現實
我,看見殘酷不公
我們,循著命運奮力前行
起身吧!
為自己、為眾人奮戰
為了自由而戰,為了平等奉獻
我們用盡力氣
締造了屬於我們的——無聲的革命時代
-獻給新古典與浪漫主義的冥想詩-
隨著歷史的腳步,上週我們走過了人類覺醒的時代——文藝復興,本週正式的迎向近代——巴洛克、新古典、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藝術。
工業革命、啟蒙運動是十八至十九世紀人類歷史改革的重要推手。隨著這股思想、經濟、科技翻轉的時刻,伴隨而來的是人類社會劇烈的變革。藝術家的眼光逐漸渴望擺脫傳統審美與創作題材的限制,轉而看見「真實的世界」。人們開始不只關注宗教的精神性,而是更落地的描繪社會議題、戰爭或歷史事件。
我們回看了巴洛克時期的巨匠——林布蘭的一生。身為啟蒙運動下的荷蘭人,林布蘭以務實的眼界與姿態開創了藝術的新高度。他的筆下不再有皇宮貴族與至高神聖的宗教,取而代之的是振興荷蘭經濟的中產階級人士、商人,以及他的家人,和「自己」,原來人是可以描繪自己的!原來藝術家可以用自己的眼界詮釋自己,並且將其永遠凝結在藝術中。
孩子們紛紛發現到這是藝術史上重要的轉捩點!繼早期文藝復興的喬托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姓名」之後,林布蘭一生為自己留下近百幅的自畫像,也讓我們不禁探問「自畫像的誕生對人們的意義究竟為何呢?」孩子們分享:「自畫像是讓自己有機會用全新的眼界看內在的自己,省思自己的存在意義。」、「透過自畫像,可以記錄自己每一個轉瞬即逝的當下,記錄生命的足跡,並且證明『我存在過!』」
我們綜覽了林布蘭一生從二十三歲至六十三歲去世前的自畫像(圖一),看見他高潮迭起的傳奇一生,從意氣風發的自信到晚年的衰弱,即便如此,我們依舊看見他如實地將自己的老、病、醜、苦毫不遮掩的呈現。孩子們讚嘆林布蘭的勇氣,他如實面對生命殘酷的事實與苦痛的晚年……。看著孩子們彷彿發現新大陸般閃亮、讚嘆的眼神,我便知道林布蘭的生命穿越了時空,深深觸動著我們的內心。
「寫實、血腥、扭曲、哀號、戲劇性……」看著浪漫主義時期藝術的孩子們拋出一些直觀的形容詞。這是多麼強烈且直接的感受!藝術從典雅嫻靜的文藝復興轉為灰暗、寫實的狀態,描繪對象更從貴族變成農人。我們透過藝術家的眼,照見當時社會的動盪、殘酷,也彷彿親歷了社會不公義的一面。
更撼動人心的是,當時人們用藝術表達他們關心政治,渴望替底層人民表達抗爭與悲痛的內在。然而,這些畫作是永遠無聲且靜止的,但它強烈的畫面卻讓遠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身歷其境,同感悲憤與激昂。
「革命、自由、平等、人權!」看著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圖二),孩子們跟著沸騰起來。連結著過往歷史學習的堆疊,當孩子們再度以藝術的角度經歷歷史時,內在又被拔山倒樹而來的情感與精神波動著,彷彿我們真的曾在那革命的時代裡活過。
是啊!台灣不也曾走過這般因爭取人權自由而流血的革命時代嗎?那人類奮鬥的圖像至今仍被我們牢記著……。面對內在正處兩極端尋求平衡的青少年而言,這段藝術史正對應著他們渴望突破禁錮、找尋自我的心魂。
親愛的爸爸媽媽,看著孩子們在這段藝術旅程中的投入,我看見他們逐漸在藝術的歷史洪流裡,找尋到自己的定位。當他們真的因靜止的畫作而感到熱血沸騰或悲痛時,我的內在感動不已。這代表著孩子們在經歷人類意識轉化的過程裡,已將自己成為那當下了。
雖然這般深度的換位同理仍待練習,但九年級的孩子們做了了不起的示範,相信他們已在蛻變的道路上。
期待與您們同在藝術中交織。
藝術史主帶老師
柔靜、念加謹書
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