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聲第十屆十一年級尼泊爾社會學習分享會】2024/12/21
「在森林班的同學們身上,我們似乎看見了一種不依賴嚴格規範而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協作精神。他們的慢啟動並非懶散,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逐漸進入狀態,最後爆發出驚人的行動力與創造力。」
引自陪伴學長 晉豪 文字
「於是,我們展開了一段關於「內在服務姿態」、「什麼是自由」的討論。
我覺得,這真的是很好的社會議題的課堂現場,讓我們直接面對這樣的人群、與世界,讓11年級的孩子開始去思考:我們該以什麼樣的視角與心態看待?尼泊爾的法律存在什麼制度性的問題?什麼樣才叫自由?什麼是平等?我們來「服務」是為了什麼?什麼才是「服務」?」
引自陪伴學姐 妤珊 文字
我們為什麼要把孩子拉去山林、帶去尼泊爾?因為我們在創造地點記憶,到了當地,感受風如何吹、空氣裡的氣味、腳下的這片大地是軟的硬的,你所遇見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這些,每一刻都在加強我們的感官。教育的藝術,就是你如何從基本的歷程裡,從感官的經驗裡,帶領孩子一步一步進行。
張宜玲校長